——强党性转作风③
崔??妍
2025年05月13日08:29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“上班思考去哪里吃,下班思考去哪里玩!”这是一名落马官员的自白。这种及时行乐的人生“哲学”,让他沉迷于直播间打赏,为了维持“榜一大哥”的虚荣,他债台高筑,随之铤而走险,继而以权谋私、违法违纪,终至陷落。
物质上追求享受,精神上寻求刺激,显示出内心世界的荒芜。心无主,就会被欲望牵着走,为微利之诱动心,被“五色之惑”所乱。小事小节失守,歪风邪气侵袭,很容易迷失方向,一步一步滑向深渊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作风建设时,曾引用泰山挑山工不敢在“快活三里”久留的故事。“快活三里”是泰山半腰的一段平路,游客喜欢在此歇脚,挑山工却不敢停留太久,因为他们知道休息时间长了,腿就会“发懒”,再上“十八盘”就更困难了。承平日久,党员干部如何避免因为追求安逸享乐而意志消沉,甚至消极腐败?负重前行的挑山工,给人以启迪。
有“挑担人”的自觉。干部是要担事任事的,也是挑担人,有一副“好筋骨”和“宽肩膀”,才能挑好担子、挑更重的担子。倘若精神上缺“钙”,得了“软骨病”,不仅不能担事,还会百病丛生;如果心不明眼不亮,看不清脚下路,也望不到未来路,就可能耽于美景走上错路、岔路。遭遇挑战,葆有“乱云飞渡仍从容”的定力;面对诱惑,抱持“会当凌绝顶”的志向,都需要向根本处着力,在返璞归真、固本培元上下功夫,坚持活到老、学到老、修养到老,以坚强的党性,校正人生的航向。
有“赶路人”的警醒。“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”。新时代的共产党人,是要“向最难之处攻坚,追求最远大的目标”。船到中流、人到半山,身处关键时期,正是吃劲的时候,松一篙,退千寻。深化改革、优化环境、治理增效、民生改善、应急处突……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需要树立形象、赢得民心,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振奋精神、激发斗志。以赶路人的使命感和紧迫感,去闯关夺隘、攻坚拔寨,定能带动越来越多的同行者、追随者,共襄伟业,同赴未来。
有“攀登者”的坚定。从善如登,党的作风建设也如登山。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,必须秉持“永远在路上”的坚韧执着。“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”,纠治“四风”既要面对面攻坚,也要手掰手较量。明面上的吃喝风刹住了,“不吃公款吃老板”、“不吃本级吃下级”、变着法子“吃空函”出现了;不敢直接送了,开始玩“技术流”,虚拟货币、电子红包、快递成了“新媒介”……穿上“隐身衣”、躲进“青纱帐”、转入“游击战”,“四风”问题隐形变异、花样翻新,一旦松劲歇脚,必然反弹回潮。必须有打持久战、攻坚战的自觉,既去顽瘴又防新疾,让清风正气常驻,让风成于上、俗化于下。
“遵道而行,但到半途须努力;会心不远,要登绝顶莫辞劳”。不动摇、不松劲、不止步,迎难而上,攀登不止,必能翻越一座座山峰,赢得发展开阔地,开辟干事新境界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05月13日 04 版)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