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-开户投注

首頁
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十九大專題報道>>獨家特稿

採訪十九大記者京城訪"古"問"今"  外媒贊嘆中國巨變

2017年10月17日15:11    來源:人民網

  人民網北京10月17日電  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在即。作為世界觀察中國發展的最佳窗口,十九大吸引了全球媒體關注目光。目前,已有超過1800名境外記者報名採訪,其中來自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金磚國家的記者報名尤其踴躍。

  十九大新聞中心在媒體服務保障工作上推出諸多便利舉措,為記者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新聞信息服務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十九大開幕前,新聞中心組織中外記者在北京及周邊城市參觀採訪活動,為十九大預熱,也備受媒體記者歡迎。

  從10月12日開始,十九大新聞中心組織了15條線路的採訪活動,涉及歷史文化與公共服務、科技創新、基礎設施建設、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多個方面,讓中外記者近距離了解中國、了解中國發展成就。

  一名俄羅斯記者在故宮博物院體驗虛擬現實(VR)作品。(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)

  故宮裡遇上“黑科技” 記者體驗“穿越”

  有著近600年歷史的故宮,成為不少中外記者了解中國歷史的首選。10月14日,在主題為“中國歷史文化與公共服務情況”採訪活動中,眾多境外媒體記者登上宮牆一角,駐足遠眺,一覽故宮全景。

  韓國文化廣播公司記者鄭強說,中共十九大召開前組織這樣的採訪活動非常好,可以幫助境外媒體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歷史文化,“活動非常好,十分珍貴的機會。”

  在故宮端門城樓上,“黑科技”十足的數字體驗展,吸引了中外記者駐足觀看。活動現場,4套VR設備和6個互動體驗區,借助虛擬現實、人機交互等現代技術,完整再現了古代養心殿內典型的活場景。記者們還能體驗“召見大臣”“朱批奏章”“穿搭清裝”等活動,如同身臨其境。

  歷史古跡與現代科技的交相融合,令來自美國全美電視台記者陸昱印象深刻,“用虛擬現實技術再現養心殿內場景,讓人仿佛穿越歷史。”

  台灣中國時報記者王銘義從歷史文化保護的角度提出建議,“大陸這些年變化很大,故宮也是,保護和管理變得更加現代化,與台北故宮博物院也常常交流,互相借鑒。”

  位於故宮正南向的永定門城樓,這兩天也迎來一批採訪十九大的媒體記者。透過已有700年歷史的北京中軸線,記者們對中國近些年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。

  柬埔寨《高棉日報》駐北京記者張春河說:“北京的中軸線體現著中國人的審美�